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正文

化工学院应成组配套项目赴挪教师在卑尔根大学和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交流

发布日期:2025-09-10浏览量:

化工学院应成组配套项目赴挪教师在卑尔根大学和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交流

化工学院王吉德教授与化学院张永红教授陈子仁副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杨洁教授一行42025811831日赴挪威卑尔根执行2025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派出国留学成组配套项目。项目组按照预定方案先后同卑尔根大学和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具体交流内容汇报如下:

1、访问卑尔根大学

1.1.访问挪方负责人王伟副教授实验室

挪方负责人王伟副教授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自组装及其在药物缓释方面应用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自2013年始,王吉德课题一直同王伟副教授保持合作关系。双方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微塑料研究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次项目组专程对卑尔根大学王伟副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参观,在王伟副教授的实验室,双方针对合作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共同开展的研究进行了交流与讨论,近期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1.2.同卑尔根大学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在同王伟副教授交流的同时,项目组卑尔根大学Pascal. Dietzel教授课题组进行了MOFs材料的合成应用方面的学术交流张永红教授代表项目组新近研究成果做了题为“Design and Synthesis of Multifunctional MOFs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多功能MOFs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催化应用)的学术报告汇报了课题组近年来在纳米、二维核壳结构与缺陷型MOFs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催化应用方面,以及利用廉价铜粉或废旧塑料瓶为原料制备MOFs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参会学者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尤其针对MOFs材料的合成催化应用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Pascal. Dietzel教授如何提升MOFs的稳定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深入探讨了与Pascal. Dietzel教授课题组在新型MOFs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方面合作的可能性。

1.3.参观Pascal. Dietzel教授实验室

为了深入了解Pascal. Dietzel教授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项目组成员专程考察Pascal. Dietzel教授实验室。Pascal. Dietzel教授介绍了该课题组的时间分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仪(time-resolved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的应用情况,并就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共同关心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1.4.王伟副教授讨论合作成果的论文修改与投稿事宜

本次学术访问和项目交流基于双方承担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挪威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的重点项目/纳米塑料及受污染的微/纳米塑料对鱼类食品安全的影响执行2025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派出国留学组成配套项目的研究内容。基于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王伟老师深度参与了新疆大学王吉德教授的博士生王康康的指导工作。

在共同指导下,博士生王康已经发表4篇论文(比较甲基橙和孔雀石绿在相似但不同的聚酰胺微塑料上的吸附”ChemosphereIF=8.8罗丹明B在老化不可降解和可降解微塑料上的吸附和解吸比较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 IF=7.1“喹诺酮类污染物在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上吸附与解吸行为的比较研究”,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IF=7.1“聚苯乙烯和聚己二酸丁二酯微塑料对7种离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比较”,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IF=9.0目前双方就待发论文聚酰胺66微塑料对甲基橙和环丙沙星的吸附和解吸行为:与紫外线老化诱导的吸附相反变化及机制进行讨论修改,该论文修改完成后将准备投稿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微塑料的危害,王吉德教授就团队近期PET塑料为原料合成MOFs催化剂方面的工作与挪方成员进行了讨论。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塑料造成的环境问题,团队以废PET塑料瓶为有机配体源合成了一系列MOFs基催化剂,并在水分解制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变废为宝。双方就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通过离子液体与光催化结合将有望提升废旧塑料的降解及利用效率。

2.访问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

赵延松教授在新能源、电化学和离子液体研究领域都有很好的造诣,并2025年当选为挪威工程院院士。本着巩固和加强2015年度自治区地方公派出国留学成龙配套项目《绿色催化与精细有机合成》执行期间与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赵延松教授建立的合作关系,项目组访问了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旨在加强和深化两校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合作。

2.1. 参观赵延松教授实验室

项目组成员首先参观了赵延松教授实验室,进一步了解和考察该实验室的研究动态、实验条件和最新进展赵老师展示了课题组在液体电池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探讨合作实现产业化的可行性。基于过去的合作基础和双方新的研究热点双方就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化方面未来合作的意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初步讨论可行性推进计划与方案。

2.2 同赵延松教授课题组进行了学术交流

项目组成员同赵延松教授的课题组进行了学术交流,张永红教授针对赵延松教授的离子液体研究方向做了“Triazene Remote Click Chemistry for Biomolecules Modification and Beyond三氮烯远程点击化学生物分子修饰方面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汇报了课题组从离子液体促进三氮烯到离子液体催化三氮烯转化,再到无化学试剂干预下远程光、微波和超声波等物理辐射活化三氮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赵延松教授就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的学校概况和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做了专门的介绍,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组在离子液体和纳米技术在新能源与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双方针对各自课题组在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催化以及在新能源与生物制药应用方面的优势,深入讨论了将来可能的合作内容和研究热点。

3.合作双方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

特定的国际环境下,基于双方已形成的合作规模,为继续推进合作研究,双方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分析了现有状况、新的发展热点和双方发展的需求,一致认为:双方需要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在合作成果整理与论文共同撰写方面加大力度,在双方共有的研究基础上,扩大现有的合作规模,争取多出代表性研究成果,创立国际合作的模板和典范。另外,双方还对其他一些新兴热点进行了讨论,尤其在创办国际化学术期刊方面,双方表现浓厚的兴趣